单选题

100、“三纲”最早见于()

A
《孟子》
B
《春秋繁露》
C
《白虎通》
D
《荀子》
参考答案  
B
题目详解:
“三纲”最早见于《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作品。 “三纲”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间的人际关系,后与“五常”组成“三纲五常”一语。东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引《礼纬含文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注释“三纲”。 传统注释都是要求上位者作为下位者的模范,承担责任与义务,如真德秀曰“君为臣纲,君正则臣亦正矣;父为子纲,父正则子亦正矣;夫为妻纲。故为人君者必正身以统其臣,为人父者必正身以律其子,为人夫者必正身以率其妻。如此则三纲正矣。”陈普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者,网之大绳,众目之所附。纲举而后目张,纲正而后目齐。国家天下必君父夫先正,而后臣子妇随之而正也。人伦凡五等,而君臣、父子、夫妇三者为最重。三者正则无不正矣。以人道而言,六者当各自尽而不相待;以家国天下之责而言,则君正而后臣正,父正而后子正,夫正而后妇正。自古及今,盖无不然。以教之所起为重,居其位者必先尽其道也。”蒙元与满清时期的注释则只是强调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单方面服从,如吴澄释三纲曰“为之纲者,为之天也。”
183****6373
董仲舒 春秋 班固 白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