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的人很可怕
有一群人总是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卢*雪
我是个全职妈妈,我的自考始于2006年。那一年我参加了高考,因为严重偏科,最终只被一所专科师范类院校录取。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心灰意冷,想要复读上本科。
于是,我放弃了复读的想法,大一就开始报名参加自考。3年下来,因为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我只考过了2门政治课和3门专业课。
毕业后的我来到北京成了一名幼儿教师,忙碌的工作让我没有时间和精力静心学习。但自考失败的遗憾一直放在心里。
2019年,我辞职成为全职妈妈。与此同时,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本科考下来。于是我报考了2019年4月的考试,那时距离我二胎生产只有1个月。
每天早晨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后,回到家,我就挺着大肚子坐在桌边看书,保持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久坐的时候,胎动频繁,特别不舒服,我就在屋子里走,或者躺着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看书。二宝出生后,我收到了考试合格的消息,这更燃起了我的雄心壮志。第二次考试我虽只报考了2个科目,但这一次,我只能趁二宝白天睡觉时看书。好在努力就有回报,这次2门又都过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大宝停课在家,我只能趁孩子午睡的时间和晚上9时以后的时间看书,常常看到眼睛睁不开、写不了字为止。这样的学习状态我一直坚持到2020年8月。
如此,我用了2年通过了6门课程。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对我而言,自考是我的精神追求。
弗罗斯特在《雪夜林边驻马》一书中写过一段话:
“这树林多么可爱、幽深,但我必须履行我的诺言,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走,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赶。”
前路漫漫,未来可期。我与自考的故事未来会更精彩。
@史*伟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是我自考路上的精神支柱。在茫茫自考大军中,我有幸成为享受自考带来益处的一员。自考不仅意味着一份学历证书,更是一种精神和对学习态度的自我反思。
如果说失败带给人的是宝贵的经验和成长,那么自考带给我的是珍贵的友谊、强大精神、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这四点到今天仍在影响着我。
假如自考的征途是航行在汪洋大海,良好的学习态度则是我征途中的信仰。自考本身就是一项较为严格的考试,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合理的学习规划,即使侥幸通过考试也难以获得真正需要的知识。因此考生要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作为信仰。
我的第一次自考是在2016年4月份结束的。我历时2年考完了所有科目,并在2016年底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这在参加自考前是我不敢想的。虽然最终没能考研成功,但自考带给我的收获和改变是无穷的。我感谢自考。2020年9月,我又踏上新的自考征途,希望通过自考获得的知识,能让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王*娜
自考于我而言是个多年来一直牵挂的、未完待续的梦。
2000年,我在医院工作。那时我一直梦想有个学历,做名心理医生。当时好多亲朋好友都劝我去读心理大专。最初我迟迟下不了决心,先是去学了电脑,报了暑假补习班。学完后,感觉只是技能培训,提升不了学历。最终,我还是下定决心在2002年报考了自考心理学专业大专。
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我第一次的自考成绩却不太理想。当时我的公共课成绩,一个54分,一个56分,都与及格失之交臂。
为了取得理想成绩,我不甘心又重新报考。但一次意外事件却打乱了我的考试计划。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为了一直追逐我的自考梦,2020年10月,我又重新注册了自考。我一直觉得自考是我未完待续的梦,而我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自我的征途上不断奋斗。
结尾:
或许你已经走在自考之路上,或许你从未见过自考之路的风景,或许你并不在意是否能踏上自考之路,但是对于自考人来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