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
免费题库
美国独立前,南部殖民地注重普及初等教育,兴办了大量公立学校。
唐代“尊崇儒术,兼重佛道”,其中道教经典《老子》曾与《论语》《孝经》并列为学校公共必修课。
朱熹认为“小学”阶段(8-15岁)主要教学内容是“明其理”,“大学”阶段是“学其事”。
梁启超认为师范教育无关紧要,应优先发展高等教育。
元代国子学“升斋积分法”中,所有学生需升至最高两斋“时习”“日新”后才能参与积分考试。
欧洲新教育运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的德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首先选定江苏昆山徐公桥为乡村改进实验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学校系统设立普通中学,衔接群众教育与干部教育。
苏联《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要求把劳动作为学校生活的基础,取消一切考试。
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在12岁前不进行理性教育。
«
1
2
...
8
9
10
11
12
13
14
...
66
67
»